警惕对整治违规吃喝政策的歪曲解读
新华社发表评论文章,对近期一些地方和单位对整治违规吃喝政策的歪曲解读进行了严厉批评,文章指出,整治违规吃喝是党中央、国务院坚决反对“四风”问题的重要举措,对于净化社会风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部分地方和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却出现了曲解政策、搞变通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整治工作的效果。
文章强调,整治违规吃喝政策的核心是“八个严禁”,即严禁公款吃喝、严禁公款购买高档烟酒、严禁公款购买赠送礼品礼金、严禁公款购买消费高档娱乐产品和服务、严禁公款旅游、严禁公款吃喝公款报销、严禁公款接待、严禁公款购买公款消费,这些规定旨在严明纪律,防止公款浪费,促进党风廉政建设。
部分地方和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却出现了以下歪曲解读:
以“节俭”为借口,变相违规吃喝,一些地方和单位在执行政策时,以“节俭”为借口,将原本正常的公务接待、业务活动等变相成为违规吃喝,如以“培训”名义组织公款旅游,以“考察”名义组织公款购买高档烟酒等。
曲解“公务接待”范围,扩大违规吃喝,部分地方和单位将“公务接待”范围扩大到非公务活动,将原本正常的公务接待变为违规吃喝,如将单位内部活动、朋友聚会等纳入公务接待范围,严重违反了政策规定。
以“特殊情况”为由,规避政策规定,一些地方和单位在执行政策时,以“特殊情况”为由,规避政策规定,如以“特殊节日”、“特殊活动”等为由,违规发放津贴、补贴、奖金等,实际上是以变相形式进行违规吃喝。
以“内部管理”为由,搞变通,部分地方和单位以“内部管理”为由,对政策规定进行变通,如将原本应由单位承担的费用,转嫁给下属单位或企业,导致违规吃喝问题更加隐蔽。
针对上述歪曲解读,新华社评论文章提出以下警示:
提高认识,强化责任,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整治违规吃喝的重要意义,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坚决反对“四风”问题。
严格执行政策,杜绝歪曲解读,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对整治违规吃喝工作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确保政策落到实处。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干部素质,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干部对整治违规吃喝政策的认识,引导干部自觉遵守纪律,自觉抵制违规吃喝。
深化改革,完善制度,针对违规吃喝问题,要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从源头上防止问题发生。
整治违规吃喝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级领导干部高度重视,共同努力,只有坚决反对歪曲解读,严格执行政策,才能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为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出积极贡献。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